先聊聊我自己的吉他學習過程:

我開始學吉他大約是在 1996 至 1997 年(國一、國二的時候)。那個年代,想學吉他的人通常會到書局買一本《新琴點撥》,然後跟著簡老師的介紹,一首接一首地練習歌曲。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朋友或社團老師請教。那時候我們社團的指導老師是現在新竹灰街樂器的阿嵐老闆。

接下來的十多年,我進入大學,和朋友們組了樂團,四處演出。然而,學吉他的方式一直停留在自學或同儕交流的階段。直到 2010 年,我開始跟河岸留言的負責人林正如(Geddy)老師學習,「吉他演奏」這件事才真正變得比較正式且系統化。

2010 年至 2012 年,我前往洛杉磯音樂學院(Los Angeles College of Music,當時還稱為 Los Angeles Music Academy, LAMA)學習吉他演奏。在學校的日子裡,我花了大量時間熟悉吉他的指板、練習視譜、參與樂團合奏,並探索不同的音樂風格。我很榮幸能跟隨幾位傑出的吉他老師學習,包括 Bill Fowler、Jody Fisher 和 Brad Rabuchin。

2012 年底回到台灣後,我就沒有再固定跟老師學習,但這段時間的學習更多來自與其他樂手的合作和音樂友人之間的交流分享。同時,吉他教學也成為我工作的一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我不僅不斷複習以往所學,也從中獲得更多的體會和啟發。

2021 年,我搬到紐約,進入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 NYU)的爵士演奏碩士課程。在 NYU,我發現這個課程更專注於幫助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的音樂風格與聲音,而不限於爵士音樂。我非常幸運能夠向一些我崇拜已久的音樂大師學習。吉他演奏方面的指導老師包括 John Scofield、Brad Shepik、Peter Bernstein、Adam Rogers 和 Paul Bollenback;作曲與編曲方面則有 Drew Gress 和 Alan Ferber。

這一路走來,不同階段遇到的老師都給予我極大的幫助。每次演奏音樂時,我經常會想起學習時的點滴,例如某個和弦是某位老師課堂上特別提到的,或者某首歌曲最初是跟某位老師一起練習的。

在我的吉他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學生對吉他指板的熟悉度,並結合音階與和弦的練習,搭配實際的歌曲來操作。我主要使用自己編寫整理的教材,也會輔以網上的學習資源。如果你對我的課程內容、收費或上課地點感興趣,歡迎透過 email 或各種社群媒體聯繫我。